普陀“四位一体”擦亮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品牌

来源:普陀区消保委 时间:2025-01-09

为进一步构筑“人人关注 人人参与”的食品安全共建共享体系,2024年以来,普陀区消保委、市场监管分局以提升食品安全群众关注度和满意度为导向,“四位一体”擦亮“莲心共护 普享食安”社会共治品牌。

一是聚焦重点主体,强化定向科普。有序推进普陀区“礼堂伙伴”共建共享体系建设,2024年度深入桃花、虾峙等海岛开展保健食品知识科普讲座8场,惠及当地老年群体近500人。强化与文明办、科协、妇联等单位的协同联动,全年在区级食安科普基地“冠素堂”组织公益体验活动70次,覆盖学生群体7000余人次。成立校外辅导员队伍,吸纳业务骨干9人,以食品安全知识科普讲座形式,覆盖辖区19所学校124个班级共计5254名学生。

二是把握重点载体,深化专题科普。借助食品安全宣传周、粮食安全宣传周、普法夜市等活动载体,开展食安科普进企业、进市场、进区、进农村等活动30余场,覆盖辖区群众5000余人次。开展“你送我检”进海岛等系列活动13场次,检测群众送检蔬菜250批次,未发现农残超标样本。在《今日普陀》食安专栏发布消费提醒24期,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宣传报道218条、含省级以上98条,群发食安科普短信40万条、推送朋友圈信息100万条。

三是着眼重点客体,提升宣传效应。在集散中心、客运码头、大型商场等4个点位LED显示屏投放科普宣传广告,在商业综合体、居民住宅小区等13个点位投放食品安全道闸广告。完成“夜排档探店之旅”科普视频拍摄,率先入选“浙里查食安”宣传栏目。指导区级科普教育基地“冠素堂”成为全省平安文化旅游地图唯一入选的食品安全类旅游打卡点。在“普陀潮”发布餐饮食品“红黑榜”10期,公示“红榜”主体36家、“黑榜”主体33家。

四是借力重点群体,织密监督网络。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美团、饿了么站点签订“普安蜂卫”品牌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普安蜂卫”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聘任首批外卖骑手社会监督员13名并完成聘书颁发和首期培训,引导受聘骑手在日常取餐过程中加大对外卖商家的社会监督力度,通过“随手拍”和“随手传”上传发现的问题隐患,着力提升餐饮食品安全社会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