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洗消费警示,莫要做“事后诸葛”

来源:龙游县消保委 时间:2023-03-17

春暖花开气温转暖,许多消费者选择将自己过年的衣物送去洗衣店干洗。然而在干洗过程中,常有衣物损坏等问题发生,若消费者在送洗前未做好事前准备,便容易出现维权困难现象。为此龙游县消保委发布干洗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做好事前准备,避免出现维权困难。


一、做好洗前的服务合约核对。


许多消费者在送洗衣物时,仅与商家口头确认衣物状况,未仔细阅读服务合约,从而导致后期维权时,难以与商家就赔偿方案达成一致。广大消费者在送洗衣物时,应仔细阅读核对服务合约,就顾客资料,衣物名称、数量、颜色,衣物现状,服务项目,收费价格,送取日期,保管期,洗护效果,双方约定事宜,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进行一一核对,明晰所有有关事项后再签字。


二、留存支付票据。


在出现衣物洗护造成的纽扣、配件等附件损坏或丢失、衣物洗后受到损坏等情况出现时,相关赔偿依据有关规定按洗涤费的数额进行赔偿。因此广大消费者应留存好相关支付票据。


三、做好洗后当场验收。


许多消费者在取走洗好的衣物时,常忘记进行当场验收,等到回家甚至后期再穿的时候才发现衣物洗后受到损坏,待到那时为时已晚。消费者取衣时,应当场验收,如离店后发现有难以认定的洗染质量问题,经营者可不承担责任。因此广大消费者务必要做好衣物洗后当场验收。


四、贵重衣物议价送洗,签订合约。


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对高档(参考值:3000元以上)或对认为具有珍贵价值的衣物,选择议价洗涤方式。即由经营者和消费者协商一致做出书面约定,约定内容应含:衣物价值、清洗费用(清洗费参考:衣物价值×5~20%)、服务内容、理赔金额等。以免后续赔偿难以填补遭受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