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遂昌县消保委 时间:2022-10-08
2022年9月7日,为了解全县网络订餐“阳光厨房”建设推进情况,保障网络餐饮食品安全,遂昌县消保委联合县市场监管局邀请消费义工开展了网络订餐“阳光厨房”消费体验活动,进一步了解该县网络订餐商家落实“阳光厨房”情况,强化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
一、基本情况
本次体验活动,5名消费维权义工通过登录饿了么、美团外卖随机选择40家网络订餐单位,点击后厨直播实时查看后厨操作情况,对监控视频中发现的如监控不在线、无法查看操作台、厨房脏乱等问题进行记录,然后由市场监管餐饮科工作人员对问题进行汇总,通报给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对存在问题的商家进行责令整改等处理。
体验活动中,消费维权义工还现场走访了3家网络订餐单位,实地了解查看“阳光厨房”落实情况,当场指出商家监控未开启、洗菜池洗碗池混用、厨房垃圾桶未盖、厨房油污脏未清理等问题,督促商家严格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浙江省电子商务条例》等要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餐饮经营行为,保证餐饮食品安全。
二、体验结果
本次消费体验随机选取饿了么、美团外卖40家网络订餐单位。通过平台查看发现监控不在线2家,后厨脏乱差4家,监控位置没有对准操作台2家,责令整改处置8家。
三、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是网络订餐商家建设“阳光厨房”意愿有待提高。从走访检查情况来看,很多商家对网络餐饮“阳光厨房”建设配合度不高,主要原因是建设“阳光厨房”需要配备监控摄像头等相应设备,会产生额外经营支出,餐饮单位本着“能省则省”原则,建设“阳光厨房”意愿不强。对于已建成网络订餐“阳光厨房”的部分商户,因为担心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等被消费者通过后厨直播观看影响生意,对“阳光厨房”也存在抵触心理,因此,监控不到位、不在线情况也时有发生。
二是网络订餐“阳光厨房”商家食品安全意识还有待增强。部分商家个人卫生习惯差,对于从事餐饮业最基本的生熟分开、厨房洁净等要求都不重视,后厨脏乱差;部分商家经营场所软硬件不达标,缺少必要的食品安全设备设施,如防虫防鼠设施不齐全等;还有部分商家没有按规定建立进货销货台帐,种种现象都为食品安全埋下隐患,需要提升商家的食品安全意识。
三是网络订餐“阳光厨房”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技术不完善问题亟需解决。体验中发现,有个别商家的“阳光厨房”在浙江外卖在线能看,但在第三平台无法打开的情况,还有因误碰、网络信号等原因造成的掉线和角度偏离等问题,“阳光厨房”专用设备不能够进行自动语音播报提醒商家及时进行调整,这些问题增加了基层工作负担。
四、意见建议
一是双线发力提升“阳光厨房”覆盖率。线上,协同美团、饿了么两大外卖餐饮平台对在册餐饮主体、订单数量、用户评价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全面掌握建设底数,以“网红”店、奶茶店、校园周边餐饮单位等订单大、用户多、风险高的餐饮单位作为重点建设对象。线下,联合移动、电信网络运营商,在辖区范围内开展网格化、地毯式排模核查,根据走访、签约、安装的工作流程分组上门宣讲政策,建立微信工作群,汇总每日安装数据,全面掌握外卖商家安装覆盖率、未安装商家意愿等情况。同时,将“浙江外卖在线”推广应用与现场核查相结合,对新开办的外卖商户,提前介入指导,提出“阳光厨房”建设意见,实现“先建设后入网”。
二是分类监管压实“外卖商户”责任链。打破监管数据壁垒,构建“数字监管”模式,通过“浙江外卖在线”数字哨兵获取人员操作不规范、阳光厨房离线等信息。聚焦视频在线、商户端活跃度及后厨环境三个维度制定检查标准,结合掌上执法检查,对外卖商户开展线下定期不定点抽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外卖商户食安指数评定,根据食安指数赋分情况将外卖商户分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级别,巡查监管力度逐级增强。全面掌握视频掉线、台账数据上传不连续等问题,对监控不在线、不规范等情况进行点对点提醒,并督促商户及时修复故障。逐一排查已建成“阳光厨房”的入网餐饮商户,及时清除已下线或注销的商户数据库信息,进一步夯实网络订餐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三是借势发力增强“数字监管”实效性。强化平台主体责任,建立外卖平台负责全面管理、运营商提供技术支持、基层所监督检查的三方责任体系和三级联动机制,外卖平台安排专人负责C端人工巡查,每日反馈问题清单,市场监管部门联合运营商核查,督促整改,对故意切断电源、遮挡镜头的商家进行下线处理,构建“全面巡查—线索抓取—主动整改—有效处罚”的良性监管循环。持续开展入网餐饮单位“红黑榜”公示活动,利用媒体平台曝光惩戒失信主体,倒逼餐饮单位积极主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动餐饮单位加强自律、诚信经营。